中国电线电缆行业,7000多家电缆企业中,中小企业占据97%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中,如何有效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。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在何处?以下我们将从企业、市场以及行政监管三个角度来进行深度分析。
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和电缆企业、市场、行业监管和终端用户离不开关系。
要说头号"嫌疑犯",当属电缆企业本身了。企业是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,是产品质量的直接负责人。电线电缆产品不合格,很大一部分因素应归咎于企业自身自律不够。
部分企业的生产者责任意识不强。采购的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。工艺流程方面控制不严格。电线电缆产品的不合格,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企业没有系统的去了解、规范电线电缆制作的工艺流程,工序之间的流转没有经过检验。导致绝缘平均厚度或最薄点厚度不合格、护套平均厚度达不到标准要求、偏芯等现象时有发生。
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。企业对产品标准不重视,质量控制意识薄弱,不重视原材料的进场检验,生产过程中的抽样检验,到成品电缆的出厂检验,导致不合格产品直接流向市场。个别企业简化生产工艺,偷工减料,直接导致导体直流电阻、绝缘热延伸等关键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。
技术方面掌握不到位。技术是电线电缆制造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,也是企业能否走在行业最前沿的关键所在。对于国内大型电线电缆企业而言,他们有着雄厚的资本、广阔的人脉。在电缆生产工艺制造方面,他们可以采用跨国合作的方式,吸收国外先进的电缆制造技术,招来大量的电线电缆技术方面的人才为其增色,可是对于一些刚刚入行或资本财力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,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。或许他们也想努力做好质量、发展壮大企业,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技术的缺失也使他们的企业发展束手缚脚。
产品敷设安装不到位。这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一点。有些人认为把电缆放到指定的位置,敷设安装就算是完成了,但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简单。例如,电缆沟内全长应装设有连续的接地线装置,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。其金属支架、电缆的金属护套和铠装层(除有绝缘要求的例外)应全部和接地装置连接。产品敷设安装应按照特定的做法执行。
一线技术工人缺失。工人技术不过关也会给电线电缆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困扰。生产线上的一线工人是生产制造的主体,他们对于电线电缆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、原材料的精准使用和把握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问题,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。
二号"凶手"直接指向市场。市场的无序竞争也严重制约着电线电缆产品质量。
恶意低价竞标严重制约着电线电缆产品质量。一些无良商家背离了良好初衷,以最低价中标,然后绞尽脑汁偷工减料,赚取高额利润,这一隐患大大增加了产品质量的不合格率。
"小作坊"抱团取暖求生存。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中有很多无正规经营许可证,却将电线电缆事业做得红红火火的"小作坊"。十多个兄弟厂家一起去投标、串标、围标,一张订单拿到手,分工合作,利益共享。这些企业大多一家仅有一两台设备、生产一两个规格的产品,或租赁设备生产。这种没有健全的管理团队、技术人员、质量控制体系以及检测设备"三无"企业的存在,大大破坏了中国电线电缆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三号"帮凶"当属行业监管。
行政监管部门听之任之当下,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仍然比较浓烈,有些监管部门在抽查方式上做文章,或者和下面的企业私相授受,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,这给原本就混乱不堪的市场又加了把柴,添了点火。
检验机构检测不规范。目前电线电缆行业内,诸如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、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、机械工业电线电缆质量检测中心等检验机构种类繁多,检验机构也已有步步走向"商业化"的嫌疑。
缺乏统一的国际电线电缆标准或技术规范。我国电线电缆产品标准滞后,错综纷杂的标准对电线电缆的质量提升也造成一定的阻碍。而我国电线电缆标准的滞后,更使不法企业生产不合格的产品有机可乘。
四号"助长者":终端用户
终端用户对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认识较为肤浅。对于内行人而言,分辨电线电缆的质量好坏、有无标识、标识规范与否很容易。但是,对于千千万万的外行人而言,他们对于产品的质量认识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去辨别,给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大众维权意识比较薄弱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有时即便发现自己买到的电缆存在质量问题,往往也不了了之。如果消费者自身能提高维权意识,遇到不合理的情况、据理力争,相信我国电线电缆市场的混乱现象会有很大改观。
综上所述,电线电缆的产品质量问题,既与行业发展阶段、市场发育程度和技术进步水平有关,更与企业质量诚信缺失有关。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具有多方面、深层次的成因,但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秩序混乱,企业诚信缺失,一味追求以低价中标,不讲质量诚信,以牺牲质量"谋求"市场。